一、概述
T/CESA 1386-2025《鹏腾生态软件兼容性测试方法》是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于2025年3月21日发布的一项团体标准,本文件旨在规范应用软件与基于鲲鹏处理器、飞腾处理器及银河麒麟操作系统构建的基础平台之间的兼容性、可靠性、端口安全及业务功能的测试方法。本文件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起草,并于2025年4月21日实施。
二、主要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一)主要起草单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麒麟软件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海量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泰方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信安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泛微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西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
(二)主要起草人
陈 超、龚 颜、白海博、庞 博、王一夫、周嘉颖、吴腾达、孔才智、杨 威、姜 南、吴 漾、李 昊、刘洪顺、董军平、李震宁、崔 欣、李少华、聂永丰、汪 坤、叶晓舟、石建军、杨 波、罗洪元、梁佳男、刘泊言、李绍文、杨 昭等。
三、制定背景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先进计算产业发展迅速,国内厂商共建“鹏腾”生态,旨在通过标准构建、技术协同、生态推广和人才发展等战略,打造开放融合、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面对国际形势的剧变和科技革命的涌动,先进计算整体算力需求激增,构建完善的兼容性测试方法对于降低生态迁移适配调优成本、提升技术竞争力、推动全场景最优方案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四、标准主要内容
(一)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应用软件与基于鲲鹏处理器、飞腾处理器及银河麒麟操作系统构建的基础平台之间的兼容性、可靠性、端口安全、业务功能的测试方法,介绍ISV产品运行在已安装操作系统的整机上,通过兼容性测试工具进行测试的方法。
注:应用软件包括ISV的商用产品等。
本文件适用于鹏腾生态软件迁移适配后兼容性程度测试,以及基于鹏腾生态的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应用等相关测试。
(二)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术语和定义主要包括:
GB/T 1145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缩略语主要包括:
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ID:唯一编码(Identity Document)
ISV:独立软件开发商(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s)
PC: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
(三)主要技术内容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了:
第5章的测试条件:1.?测试大气条件?:规定了标准大气环境的具体参数,包括温度、大气压力、水平风速、相对湿度和大气成分。2.?测试组网?:提供了测试组网的示意图,明确了测试环境的网络架构。
第6章的兼容适配性测试:1.?软件构建测试?:验证目标软件在ARM指令集架构和操作系统上的编译、打包是否成功。2.?硬件配置检查?:识别测试服务器是否为预期的型号与配置,并检查硬件兼容性。3.?软件配置检查?:包括系统配置检查、系统内核检查和软件识别测试,确保测试环境的正确性。4.?软件安装与卸载测试?:验证目标软件在指定架构和操作系统上的安装与卸载是否成功。5.?软件安装与卸载测试?:验证目标软件在指定架构和操作系统上的安装与卸载是否成功。6.?软件启动与停止测试?:确保目标软件可以正常启动和停止,且过程中无异常报错。7.?多核兼容测试?:包括CPU绑核测试和CPU亲和性测试,验证目标软件在多核环境下的兼容性。
第7章的可靠性测试:1.?CPU、内存、硬盘、网络资源测试?:通过性能压力测试,检测目标软件在稳定运行期间系统资源的波动情况。2.?压力长稳测试?:模拟长时间业务压力场景,验证目标软件的稳定性和资源波动范围。3.?异常场景测试?:包括强制杀死进程测试、异常断电测试和系统异常重启测试,模拟软件异常终止和系统异常重启场景,验证目标软件的恢复能力。
第8章的端口安全测试:通过端口扫描工具,验证目标软件在运行期间的监控端口是否与端口矩阵中的端口信息一致。
第9章的业务功能测试等相关内容:关注目标软件功能清单中的核心业务功能,选取至少十五个不同方向的核心业务功能用例进行测试,确保软件功能兼容性和正确性。
五、预期达到的效果
本文件的发布为应用软件在鹏腾生态中的兼容性测试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规范,有助于提升软件在不同硬件和操作系统环境下的兼容性和稳定性。随着国内先进计算产业的不断发展,该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生态共建,降低迁移适配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态的持续完善,该标准也将不断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技术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