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基电容储能的起重机势能回收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在京召开
2025年8月22日上午,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深圳市图门新能源有限公司、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的《基于碳基电容储能的起重机势能回收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由7名专家组成,中国工程院杨裕生院士担任评价委员会主任委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港口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环节,其绿色转型成效直接关系到“双碳”目标的实现。推动港口装备节能降碳,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该项成果核心创新点在于采用碳基电容储能技术实现起重机势能的高效回收与利用。基于该项成果构建的系统,通过与实际工况深度耦合,有效捕捉并存储重物下降过程中的势能,规避了设备对传统柴油发动机的依赖,实现“零柴油消耗”,兼具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杨裕生院士指出:“该项成果为我国港口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标志着我国在绿色港口装备领域实现从‘技术追随’到‘标准引领’的重要跨越;充分体现了储能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的深度融合,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不仅具备显著节能降碳效果,更为港口零碳装备的发展树立了行业标杆”。
招商局港口集团代表陈辉表示,该技术方案自主可控、配置灵活,适用于大规模起重机群的节能改造,对推进绿色港口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理事长张宏图表示,协会已组织完成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积极致力于该项成果推广应用。该项成果精准应对港口行业高能耗、高排放痛点,是我国绿色港口装备从技术研发走向标准引领的关键一步。
该项成果主要研发单位深圳市图门新能源有限公司首套系统已在蛇口港稳定运行超6000小时,投资回收周期短,充分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本次评价会对《基于碳基电容储能的起重机势能回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技术成熟度和推广应用价值给予了高度认可。该项成果有望在更多港口推广应用,助力我国乃至全球港口领域实现“柴油退场、零碳运行”,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物流行业低碳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图:科技成功评价会议